搜索: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信息公开 >> 工作动态 >> 县市区动态

修路到云端——新化县交通运输工作纪实

作者:刘道海 文章来源:新化县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: 2018-01-17 字体:【】【】【

  冬月时节,在新化县境内各条道路上,行驶着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车辆,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们兴致勃勃地将新化的美景美食镌刻心头。“这里的道路一年比一年好,一年比一年方便,来新化一点也不费劲了!”司机师傅们对新化县宽敞通畅的交通称赞有加。

  据了解,近年来,新化县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,坚持以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,通过加强公路网络建设,加大投入,强化措施,构建了“内畅外联、接南纳北、畅通东西”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。

  如今,新化到长沙只需40分钟,到上海仅需4小时;贯通全县东西的娄怀高速公路成了该县对外运输的一条快速通道;旅游公路、通医院公路、通水库公路、通码头公路等一大批乡村公路的建设全力保障了该县150万人民群众的出行便利,而这些成就的背后,是该县交通人卓有成效的管理和孜孜不倦的追求。

  高速高铁:从无到有,掀开新篇章

  “娄怀高速的建设、沪昆高铁的完成,让新化与外界快速相连,助力了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。”新化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秦仁秋说,高速、高铁从无到有,让新化的运输能力和出行质量大幅度提高,民众的幸福感大幅提升。

  据了解,目前新化县在铁路建设方面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沪昆高速铁路的完成:这极大地便利了该县市民的出行,使得新化到长沙只需40分钟,新化到上海仅4个小时,到昆明只需3.5小时。该线路将新化境内美景与全省及沪昆线的旅游景点聚点成区、连点成线,放大了该县旅游产业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。这对于加快新化县旅游强县建设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、促进扶贫开发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。

  同时,该县完成了“十一五”跨“十二五”项目娄怀高速的建设。娄怀高速新化段主线长67.39公里,连接线长88.1公里,途经15个乡镇及128个村,对该县居民出行及经济带动起了重要作用。

  只有交通基础设施的保障,才有产业的兴起。目前,经济开发区和一大批工业园区在公路沿线迅速崛起,如紧靠S224公路,集冶金、机械、化工、陶瓷生产为一体的曹家工业园,现有规模企业27家,年产值11.3亿元,税收1500万元,年运输量达200多万吨。密集的产业群让区域交通落地变成生产力,为新化县经济发展再添一把力。

  而正在筹备建设的东西向的龙琅高速、南北向的龙武高速将为新化公路迎来跨越式的“高速”发展。

  干线公路:改造升级,跨入新时代

  “着力打造‘七纵四横、内联外畅’的县域交通网络。通过干线公路大改造、县乡公路大升级、通畅工程大实施,充分满足全县人民的出行需求。”秦仁秋说。

  目前新化县100%的乡镇通省道,90%的县乡道实现硬化,100%的行政村实现了通畅,城区环线、县域边界外环线正在修建。途经新化最长的省道S225、S217、S312,在新化境内总里程159.2公里,80%已改造成二级公路。目前正在建设当中的重点交通项目有资江三桥、娄底大道新化段、紫鹊界连接线、大熊山连接线等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新化县投资48.41亿元用于农村公路的提质改造工程,投资14.32亿元用于该县通畅工程的建设。

  着力打造物畅其流,人便于行的运输网络。通过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,将城区、乡镇、旅游景点等由客运线路连接起来,乡镇客运车辆运行线路全部向偏远村庄延伸,充分满足人民的出行需求。目前该县共有各类营运车辆6825辆,新能源电动公交车80台,营运线路9条,出租车服务企业3家,出租车277台;物流运输企业27家,货运车辆5866台;大型汽车站2个,乡镇客运站8个,候车招呼站530个;通航水域资水干流87公里,支流66公里,水库26公里,2017年将实现99.4%的村通客运班线。

  项目建设:凝心聚力,领导亲力亲为

  对于新化而言,最大的县情是落后,最大的民生是贫困,最大的政治任务是脱贫攻坚,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,而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新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。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,市交通运输局把新化作为全市的交通建设主战场,对每一个项目建设,市局领导都是亲力亲为,在项目一线指挥,在项目一线协调,在项目资金优先帮助解难。新化县委、县政府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领导下,坚定不移实施“交通强县”战略,把交通建设作为全县的“一号工程”来推进,着力狠抓交通运输工作。

  近年来,为全力改变新化交通落后状况,新化县历届党委、政府都把交通建设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来推进,提出了构建“承东启西、通南达北、内通外畅”大交通格局的设想,把交通建设作为脱贫致富的“一号工程”来抓,作为执政为民的“德政工程”来干,每年组织开展交通建设年活动。通过多年来的政策宣传、舆论引导和实践推动,全县上下凝心聚力,形成了“心往路上想、钱往路上投、力往路上使、人到路上干”的浓厚建设氛围,加快交通建设成为了全县干部群众的强烈共识。

  俗话说,火车跑得快,还靠车头带。为加快全县交通建设,该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挂帅、县长任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。各乡镇和有建设项目的村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,使公路建设在组织领导、管理机制、人员力量上得到了充分保证。

  同时,该县坚持用制度管人、靠制度管事,有效地完善了工作机制,推行了目标考核制,把交通公路建设列入对乡镇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;推行了包干责任制,每个交通重点项目明确一名县级领导负责,使挂点乡镇的县级领导、乡镇书记及乡镇长的责任真正落到了实处;推行了建设绩效奖惩制度,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重奖,对不能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的乡镇和主职领导、分管领导实行“一票否决”,真正建立了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的责任机制,为推进交通建设提供了强大原生动力。为进一步更好地统筹管理各个交通项目,成立了独立的专门机构,如:娄底大道新化指挥部等。由该机构协调该县各职能部门工作,统筹监督娄底大道新化段的道路及配套设施规划、审批、建设、维护等各项工作,从而形成统一、有序、高效的综合交通建设管理机制。

  筹措资金:“整、筹、捐”下足功夫

  对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新化,交通资金筹集是交通建设的“老大难”问题。如何解决建设资金?新化县交通运输局在“整合专项资金、发动群众自筹和开展社会捐资”上下足了功夫。

  “采取多种融资方式,灵活筹钱,保证公路建设顺利施工。”秦仁秋说。正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注,才成就了新化县交通事业的发展。

  为了弥补交通建设中的资金缺口,新化县委、县政府采用统筹各级财政资金、整合各种专项资金、以交通建设投融资,以及引导社会支持和群众捐款等方式,千方百计筹措资金,倾尽全力加大投入。近5年来,除乡镇对村道硬化的投入外,县财政投入干线公路、农村公路改造等交通项目资金累计达6.6亿元,通过交建投融资5亿元,交通建设成为该县投入最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。

  该县还坚持用足各种扶持政策,从以工代赈、移民、扶贫等三大块专项资金中,捆绑切块用于公路建设,有效地改善了交通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状况。同时,该县着力在全社会树立“公路建设,人人有责”的意识,积极引导社会支持和群众捐款。

  在资金管理方面,新化县基本上做到了专款专用,国省补助资金严格用于项目建设,县财政想方设法解决配套资金,尽管缺口很大,但基本上做到了规范管理,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的效益。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方面,该县严格按省市的要求,年初下达项目计划,实施完成后经纪检、财政、质监、交通等相关部门验收后,支付项目资金。通畅工程、窄路加宽、断头路、景区公路、桥梁、2016年度安保等项目以乡镇或村作为业主,按程序完成项目前期,竣工验收后,资金从财政拔付给乡镇,再由乡镇付给施工单位。国省补助资金不足部分由业主负责自筹。2017年度安保工程以县农路局为业主,财评后国省补助资金不足部门由县财政配套。

  工程质量:严把“建设、监督、验收”关

  在项目方面管理,该局特别注重项目前期管理,具体由县干线公路指挥部组织,以交建投为平台,该局派出精干力量完成项目工作,各相关部门参与。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后,具备开工条件的重大项目由成立独立运作的指挥部负责建设。在质量管理方面,该局在交通建设过程当中切实做到了“四个强化”,即:强化制度管理,严格实行工程招投标制、项目法人制、项目合同制、工程监理制、审计监督制、质量验收制、安全廉政合同制,完善管理、处处规范;强化工程进度管理,对每一个建设项目,采取倒计时的办法,将工程进度明确到每一天;强化现场监管,每个项目都安排了技术员、监理员、乡镇干部和社会质量监督员跟班作业;强化督查整改,成立督查组,采取定期检查、突袭抽查、不定期深入工地暗查等多种督查方式,深入排查质量隐患,全方位确保工程质量,打造人民满意、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工程、放心工程、样板工程。

  用好政策,优化环境。在征地拆迁上,该局坚持以人为本,用活用好政策,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,实现依法拆迁、和谐拆迁、阳光拆迁,在切实维护好被征地群众合法利益的基础上,每个项目都及时高效完成征地拆迁任务。在项目审批上,严格落实“绿色通道”审批制度等要求,只设目标,不设障碍,采取交叉作业、平行推进的方式,提高了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。在环境优化上,采取保姆式服务,抽调精干力量跟班作业,严厉打击阻工闹事行为,形成了“有理不许阻工、无理不敢阻工”的和谐氛围。5年来未出现一起因交通建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。

  紧扣民生,提升服务。公路养护方面,出台了农村公路管养办法,完成安保设施1400公里,有效扩大了养护范围,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%,县、乡、村道的常年养护率分别达100%、73.8%、62.8%,绿化率达到78%,PQI中等路以上比例达到92%;水运管理方面,5年来县财政共投入水上安全设施26000万元,完成新造渡船92艘、汽渡2艘、农用船72艘,硬化了通码头公路,设置了永久性安全标识标牌,连续14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。城市公交客运方面,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,编制了城区公交发展规划,新增公交线路3条,更换新能源公交车80台,更换新车出租车277台,在全省贫困县率先使用纯电动公交车,市民出行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。站场方面,5年新建乡镇客运站15个、物流园2个、农村招呼站773个,新增农村客运班线80条,新开通市级班线2条,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99.4%,方便了全县人民的出行。

  标本兼治,强力治超。通过实施“政府主导、部门联合”完善了源头治超和路面治超联动机制,坚持“罚、卸、割”三者并重,新建了2个高标准的治超站,对违法超限超载行为的处罚,采取行政处罚和驾驶证扣分相结合的方式,对达到吊销车辆营运证条件的,坚决予以吊销;将企业违规超标准为车辆装载货物的行为与安全生产监管、民爆物资发放结合起来,采取行政、经济等综合手段强力管控好货物源头,特别是对县内明确的10家重点货源企业,采取一企一策,确保了超载车辆不进厂、不出厂,将路面超载率控制在0.3%以内。

  交通扶贫:解决出行难,促特色产业发展

  “要想富、先修路”。交通问题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近5年来,新化县委、县政府着力开展交通扶贫,帮助落后地区、边远山区脱贫致富。5年共修建村级硬化公路1863公里,未通达公路616公里,实施窄路加宽工程312公里、农村公路安保工程619公里,实现了100%的行政村通畅,40%的自然院落通水泥路,帮助19万群众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。特别是2017年该县全面启动贫困村交通扶贫计划,贷款投资1.7亿元对进村主路拓宽改造,已完成硬化公路222.48公里,已通达自然村公路提质为级配碎石公路309.91公里,未通达自然村公路实施通达并建成级配碎石公路79.07公里,实现了67个贫困村交通脱贫目标。

  交通扶贫的实现,不仅解决了农民出行难的问题,也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,把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;改善了贫困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,改变了农村地区的落后发展面貌;加大农村公路建设,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就业增收的路子,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

  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新化交通运输的发展给五湖四海的游客一个惊喜,给市民注入了时代发展的强音。展望未来,新化交通人将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不忘初心,奋勇前行,以赶超创新的精神将一幅幅交通运输蓝图,在新化大地变成现实。(通讯员 刘道海)